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百科

丰田 新能源技术(丰田新技术展望 将推氢燃料发动机/EV手动变速箱等)

天笑
天笑 2024-01-24 【百科】 710人已围观

摘要[db:Intro]

易车原创 丰田和旗下的雷克萨斯近期展示了多款概念车,全面展示了针对未来新能源时代的技术设想,其中包含电动车手动变速箱技术、线控制动、纯电动车智能网联技术、氢燃料电池和氢燃料发动机技术,接下来的内容将会为大家展望这些丰田可能会在未来推广的汽车新技术。

电动车手动变速箱

丰田电动车“手动变速箱”技术,目的是为了模拟燃油车的换挡操作方式,为电动车带来比拟手动挡燃油车的驾驶乐趣,这个技术预计将会被雷克萨斯LFA纯电继任者,也就是Electrified Sport概念车量产版所使用,同时丰田和雷克萨斯未来的跑车等强调运动性的产品,可能也会使用该技术。

为了逼真的模拟手动挡燃油车的驾驶感受,该技术拥有离合器踏板、刹车踏板、加速踏板、换挡杆和转速表。综合此前的专利信息来看,将会模拟6挡手动变速箱,可以提供三种驾驶模式:

1、使用离合器踏板、加速踏板、换挡杆驾驶,模拟手动挡燃油车的驾驶感受;

2、不使用离合器踏板驾驶;

3、不使用离合器踏板和换挡杆驾驶,与传统自动挡和电动车驾驶方式相近。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是电动车手动变速箱技术,但是也可以在需要换挡和不需要换挡驾驶之间切换,颇具赛博朋克风格。

顺便说句题外话,丰田并非第一个开发电动车手动变速箱技术的厂家。

其实现在国内很多驾校就已经用上了各个品牌的纯电动“手动挡”教学车,以比亚迪e3驾考版为例,价格约13万起,纯电续航里程350公里,搭载手动变速箱,专为国内驾校学员使用。

线控制动/线控转向技术

丰田bZ4X纯电SUV是首款搭载One Motion Grip技术的车型,是丰田首次实现线控转向技术与异形方向盘的结合,舍弃了方向盘与轮圈的机械连接,减少机械振动,能实现大幅度的自适应可变转向比,比如低速行驶,方向盘不换手旋转150°原地掉头。

随着时间的发展,丰田bZ4X纯电SUV之后,One Motion Grip技术未来或许将会被更多的丰田和雷克萨斯产品所使用,比如即将进入国内销售的雷克萨斯RZ450e。

顺便说句题外话,日产旗下的英菲尼迪其实早就在使用线控转向技术了,当年Q50L就拥有原理接近的DAS线控转向技术,并且也将其作为卖点之一。

除了线控转向技术之外,丰田目前还在开发线控制动技术(brake-by-wire),预计与线控转向技术一样,可能也会取消制动踏板与制动卡钳的机械连接,通过无线模拟技术带来更好的操作体验,雷克萨斯Electrified Sport概念车量产版将会首先搭载这项技术。

智能语音控制系统

bZ Compact SUV概念车展示了“YUI”智能语音控制系统,预计会在2023年亮相的量产车上看到,届时该车可能会被命名为“bZ3X”。

按照丰田的设想,该系统可以更加智能的与驾驶员和车内乘客互动,能更精准的识别驾乘者的语音控制指令,并实现与车内多种功能的联动。正式量产后,预计会被丰田和雷克萨斯品牌广泛使用。

2022年10月,丰田还与谷歌开启了合作,主要是借助Google Cloud最新的设备端语音功能,使车机系统在没有网络连接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堪比云端支持的语音指令识别能力。虽然目前官方还没有更多消息介绍,但是推测与“YUI”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开发会有所关联。

不过,以国内“蔚小理华”为首的企业 ,早已在语音交互方面有着很好的表现,希望丰田能够赶上。

氢燃料电池技术

在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丰田也会进一步加大投入并增加产品阵容,在Mirai氢燃料电池车之后,Hilux氢燃料电池皮卡可能也会在未来一两年内开启量产,将会采用来自Mirai的成熟氢燃料电池技术,包括储氢罐、氢燃料电池、电动机等相关零部件技术打造。

氢燃料发动机技术

丰田Corolla Cross?H2概念车再次展示了直接燃烧氢气的内燃机技术,该车搭载了源自GR卡罗拉赛车可以直接燃烧氢气的1.6T三缸发动机,高压储氢罐技术源自Mirai氢燃料电池车。

领先!揭秘bZ3的“诞生地”——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

从“双积分”政策、四阶段能耗限值指标,到“国六”排放标准等一系列政策,汽车产业发展一直与节能减排息息相关。混合动力汽车既可以满足日常出行中的短途驾驶,又可以在长途旅行中放心使用,满足了普通消费者多元化的驾驶需求,更回应了时代对于绿色出行的期待。

作为新能源技术开发早、普及广泛的车企,丰田在1997年推出量产混合动力车型“PRIUS 普锐斯”。随后,以普锐斯为起点,丰田混动技术历经24年四代发展,具备非常完善的电动化技术和三电系统优势。

目前,丰田已经拥有45款HEV产品,在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800万辆。无论是在文化理念和混动技术上,还是在产品阵容和用户规模上,丰田持续引领全球混动汽车领域快速发展,展现出了丰田混动NO.1的行业地位,成为当之无愧的“C位混动”。?

核心技术支撑,“C位混动”名副其实

作为电动化的重要分支,混动车型不仅有着更加优异的燃油经济性,环保性能出色,同时在驾乘体验方面更优。因此,在技术逐步成熟,以及受到政策认可后,混动技术正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之一。

混合动力系统的研发难度更大,需要系统性地控制发动机、变速器、电机等,让各个部件之间实现良好的配合,保障切换的平顺性。因此,车企选择混动技术往往需要巨大的勇气和研发投入。

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丰田便开始研究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历经24年共四代发展,丰田让低油耗、高续航、低排放成为了混动车型的代名词。如今,丰田也已经从混动行业的开创者,成长为混动行业内真正的领导者和推进者。

丰田混动车型成功的背后,是丰田THS(Toyota?Hybrid?System)混动系统。通过发动机、E-CVT、PCU以及电池组成的动力系统,在独特的行星齿轮组的调控下,实现了电机与发动机在不同路况下的不同配合,让用户在日常用车中不仅经济省油,更能体验到更高一级品质的驾乘感受。

节能环保是混动车型的重要优势之一。由于低速使用电机驱动,丰田HEV搭载最高热效率可达41%的发动机,而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能够尽量处在更佳效率区间,日常驾驶能实现较低的油耗。此外,在城市拥堵的路况下,可以关闭发动机,用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在纯电动的模式下,可以实现最高140km/h的时速以及在低速工况下80%以上里程的纯电动动力驱动。

与一些混动车型动力相比,丰田HEV通过行星齿轮结构和PCU的智能高效控制,动力充沛的燃油发动机与瞬间爆发力强劲的电动机协同合作,驾驶过程中的能量转换更聪明,无论是启动加速还是高速路上超车都能轻松应对。此外,丰田混动车能保持全速域动力强劲,有效避免了以电驱为主的混动车在后半段动力不足的现象。

而在驾驶体验上,丰田混动电动机拥有较强的扭矩控制能力,能够精准而迅速地抚平发动机扭矩波动,为驾驶带来更加细腻、平滑的动力输出质感。

同时,丰田混动独有的动力分流装置不仅整合了油电动力,还能够实现速比调节,动力传递更直接,并有效抑制噪音,当以EV电动模式行驶时,驾驶极度安静舒适,静谧性媲美电动车。

此外,丰田混动的扛造和耐用也是遥遥领先。丰田混动电池寿命长且无衰减,具有良好的快速充放电性能,其“浅充电”的电池管理策略,能极大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充放电循环次数可达10000次以上。

勒芒24小时耐力赛被称为最辛苦的单项赛事之一,对赛车的速度动力性、稳定性、省油都是极大的考验。在2021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丰田新型混动超跑GR010?HYBRID实力领跑,助力丰田车队7号车组赢得冠军。凭借强大的油电混动技术,丰田车队目前已经连续四次夺得勒芒24小时耐力赛冠军。

其实,丰田早在2006年开始在赛车上采用油电混合双擎动力系统,在WEC2014年注重燃油经济性的新技术规则下,丰田车队在全赛季8站比赛中名列前茅。勒芒24小时耐力赛四连胜,充分证明了丰田油电混合双擎动力技术在可靠性、动力性及燃油经济性等方面的卓越性能。

超1800万用户青睐,丰田混动加速向前

一款混动产品的好与不好,只有购买并使用混动车的用户最有发言权。丰田混动用户在全球拥有超过1800万,这一数字还在加速递增。而数字背后离不开丰田混动强大的品牌背书和长达24年先进技术加持,特别是其安全可靠、省心无忧等产品特点更是让用户广泛认可。

目前,丰田在全球推出了45款HEV产品。在中国市场,以凯美瑞双擎、亚洲龙双擎、皇冠陆放、汉兰达等十余款车型组成的丰田双擎家族阵营,热度持续维持高位。此外,丰田HEV不仅产品数量众多,而且覆盖范围广,全面覆盖轿车、SUV、MPV细分市场,总有一款适合消费者。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混合动力乘用车销量约为41.4万辆,同比增长40%。除2-3月下降之外,其余月份均保持在17%以上的增速。同时,近两年,各汽车企业对混合动力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显著加强,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

2020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再次强调了混合动力技术在汽车节能方面的重要性,并指出到2035年,我国传统动力汽车要全部实现混动化。特别是在“双碳”目标下,行业更应该关注混合动力技术的发展。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混合动力汽车将迎来新的机遇,而打造了技术护城河,并收获1800万用户青睐的丰田混动,必将持续稳站C位,引领混动市场加速发展。

(数据、和信息来源:丰田中国)

3月6日,丰田全球首款纯电轿车bZ3公布官方指导价,新车共发布三个版本,指导价格分别为:精英PRO版 16.98万元、长续航PRO版 18.98万元、长续航Premium版 19.98万元;在4月16日前,定车客户可获20000元的预定限享权益。

当日,更让人激动不已的是bZ3的“诞生地”——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首次对外开放,由9名媒体人组成的“品确官”深度探索了这座技术全球领先、品控管理严苛、制造工艺卓越、数字化智能化程度极高的生产基地,揭开了bZ3高品质、高魅力背后的奥秘。

匠心“智”造?炼就精品

从2003年至今,一汽丰田已走进第20个年头,赢得超过千万用户的青睐。如今,面向产业转型变革的时代趋势,一汽丰田敞开胸怀拥抱新能源,此次开放新能源工厂,更彰显了在纯电领域的实力和信心。

在工厂负责人的带领下,第一批“品确官”全景见证了一款高品质一汽丰田新能源车的诞生。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是丰田全球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工厂,具有“全”、“智”、“新”三大特点。

全工艺方面,除了传统五大工艺,丰田首次实现了在制造工厂内部完成电池包的生产与组装,保证产品制造全程品质把控。

智能化方面,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可同时满足7种车型混流生产,能够灵活、快速应对客户的需求及变化。大量采用智能视觉系统,实现品质监控多功能集成,确保高品质车辆的生产。车间内采用超过900台的AMR,实现物流搬运无人化,工程简易化。新技术方面,工厂首次采用丰田专利技术激光螺旋焊接、IX涂装等先进技术,保证高效、高品质的车辆打造。

在引入全球领先技术的同时,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也将丰田的底蕴传承了下来。在生产线上,品确官们看到了“匠人与机器”的默契协作,匠人们将注意力灌注于车辆的每一个细节,通过触觉、视觉、听觉,进行更有条理的检查,用无可替代的匠心技艺,诠释对品质的坚守。

一汽丰田新能源工厂在生产制造层面,坚持QDR(高品质、高可靠性、高耐久度)标准打造纯正丰田产品,而bZ3正是在这样精益制造的生产体系下“炼”成的,从研发、生产、品控全部符合丰田标准,为用户打造“零缺陷”的新能源产品,在电动化时代为用户“量产幸福”。

bZ3更懂中国用户

在了解bZ3背后丰田品控哲学的同时,“品确官”们还实地验证了新车的综合实力。在动态性能的打造上,bZ3具备沉稳、扎实的底盘设计,兼顾了灵敏的加速、转向与平稳、舒适的乘坐体验;在静谧性方面,bZ3安逸的座舱空间,为“品确官”留下深刻印象。

bZ3的总设计师加藤武郎与“品确官”一起进行了云交流。加藤武郎表示,bZ3在开发之初便设定为一款秉承“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丰田车”。为了更快速、精准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和喜好,丰田派出100多位设计、生产、技术、品质控制等领域的工程师参与研发,让bZ3呈现出更多新价值、新体验。

中国是全球发展最快、最先进的电动车市场,中国用户也是电动车消费观念最成熟的用户。以“FAMILY LOUNGE 合家欢”为设计理念,bZ3希望在驾驶途中为用户提供一个与家人聚会、享受闲暇时光的舒适空间,在保证更好的驾驶感受的同时,最新人机交互系统,支持普通话、粤语、四川话以及中英混合语言识别和处理,让用户在娱乐中与数字时代共生共创。

bZ3让你拥有提升幸福感的纯电体验

bZ3是那些对生活不懈追求,对品质不妥协的用户“闭眼入”的好选择,这几乎是“品确官”们在体验bZ3之后的共识,他们认为bZ3是一台提升用户幸福感,且延续纯正丰田基因的纯电家轿。

众所周知,丰田在汽车领域深耕80余年,电动化产品全球销量超过2000万,且保持了26年电池安全0事故的记录,bZ3同样传承了丰田在电动化领域的优势,并通过e-TNGA架构的不断优化,进而为用户带来了更美好的纯电用车体验。

在电动化技术方面,bZ3的电动系统结合丰田多年来通过混合动力技术所积累的经验,根据新车的设计需求,搭载全新设计的电池构造、冷却系统、控制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具有高品质、高效率、高科技、安全安心的独特优势,实现了616公里超长续航(CLTC工况),仅需27分钟的快速充电(电量30%-80%),同时,bZ3动力电池以“10年后电池容量保持率90%”为研发目标,努力抑制电池老化,让用户尽享安心无忧的出行生活。

除了成熟的三电技术,bZ3聚焦国民出行核心诉求,为一家人带来温馨、舒适的乘坐体验。

2880mm超长轴距以及沙发式后排座椅让家人出行在外,依旧能获得置身家中客厅的舒享款待。同时,bZ3在安全方面不分高低配,新车全系搭载 Toyota Safety Sense 智行安全、8个 SRS空气囊,以及多重电池监视系统,从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以及电池安全,给用户打造全方位守护,让安心一路随行。

结语

从积极打造最先进的新能源工厂,到首款纯电轿车bZ3的到来,让人们看到了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一个厚积薄发的一汽丰田正在跃然新境;有理由相信,以bZ3为开端,一汽丰田必将在纯电市场有更好的表现,为中国的新能源用户提供愈发精彩的出行生活。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时尚报,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Tags: [db:tag]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24865号-3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