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百科 - 正文百科

筹建新能源集团项目(新能源汽车落地湖南湘阴)

贞海
贞海 2024-02-13 【百科】 400人已围观

摘要[db:Intro]

本报记者 陈靖斌 岳阳报道

某世界500强企业落地湖南湘阴,在湘阴建设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让湘阴这座位于长沙以北近70公里的小县城成为众多投资者瞩目的焦点。

据了解,该项目用地总规模约2400亩,规划年产能50万辆,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过1000亿元。根据当地政府要求,项目于2020年6月25日前需具备开工条件。

然而半年过去了,开工条件具备了却未如期开工,项目空地上原来巨幅广告牌却被悄然撤下,县长曾经调研项目的新闻也在政府官网上删除了,人们会不由自主地猜想,湘阴引进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到底怎么了?

“只有发展工业才能拉动经济增长,虽然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招商引资,但实际上并没有招商到太多‘好项目’。”一位政府官员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吐露,难得招进新能源产业的“好项目”,到底能否落实推进,目前却仍摸不透,这也使他们十分捉急。

好项目招商难、推进难背后,折射的是省市周边县域的发展难题:一方面是长沙的南拓以及虹吸效应,高新技术企业不愿来,湘阴自身的特色绿色食品产业带来的实际税收却又很少。而另一方面当地政府还面临着规模工业的核查压力,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业增长。

这也倒逼着湘阴寻求新的盈利增长点,而新兴产业是他们首选的发展方向。“湘阴想发展新能源其实也是对新兴产业的博弈,能否产生新的盈利增长点仍未可知。就像谈恋爱一样,来了是喜事,不来你又想着她来,想跟她谈她却只是抛了下媚眼,真的好难。”一位政府官员向记者坦言。

起底湘阴“新能源产业”

某世界500强企业落地湖南湘阴,在该县筹建整车生产基地,着实让湘阴赚足眼球。

事实上,对于湘阴而言,该项目落地也确实意义非凡。

湘阴县县长李镇江在调研项目现场时曾表示,该项目填补了湘阴 汽车 生产的空白,必将对全县经济 社会 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这对于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只有333.32亿元的湘阴而言,确实炸开了锅。

根据《湘阴县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9年湘阴县的招商引资取得 历史 性突破,新引进“三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个。其中该企业筹建的新能源 汽车 整车及中央电机项目总投资45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过1000亿元、税收超60亿元。

《湘阴县政府工作报告》亦评述称,这是湘阴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项目,既是 科技 密集型产业,又符合国家战略方向,必将成为湘阴县推动强园兴工的“新龙头”“新引擎”。

李镇江亦在督导项目建设时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咬定6月25日前具备开工条件这一目标,严格按照协议要求,坚持技术标准,强化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然而半年过去了,《中国经营报》记者来到项目现场发现,原来某企业的新能源 汽车 广告牌已悄然撤下,现场仅是一片空地,而政府官网上李镇江于2020年6月1日督导项目建设的新闻,也遭到了删除。

一位政府官员向记者坦言,眼见着好项目好不容易招商引资进来,企业又没说开工,也没说不开工,让他们也很为难。“它在湘阴既拿了地建房地产,也拿了地建新能源 汽车 。而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政府也不是很明朗,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这过程中难免会有问题,但迫于产业转型和竞争压力,我们对这个新兴产业也不得不去 探索 ,政府当然还是希望项目能够顺利落实推进。”

产业转型之痛

湘阴之所以迫切希望新能源 汽车 整车生产基地项目能顺利落地,背后折射的是当地县域经济的产业转型之痛。

一方面早在2017年,湘阴就规划5年内主动承接长株潭产业转移和配套,发展新能源 汽车 产业。另一方面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湘阴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的举动并没有赢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规划实施将近3年,才有企业弥补县新兴产业链的空白。

事实上,早在2017年,湘阴县就规划以环保设备、城市智能装备为重点,做大做强绿色装备制造产业。而新能源 汽车 产业基地,正是绿色装备制造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根据湘阴县政府印发的《关于促进工业发展的五年行动计划(2017-2021)》显示,湘阴县将深入贯彻工业强县战略,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依靠园区兴工、项目立园,全力发展绿色建筑建材、绿色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推动新型工业规模升级、质量升级、效益升级,打造千亿园区、百亿产业、十亿企业,实现由工业老县向工业强县的跨越。

其中在绿色装备制造层面,湘阴将主动承接长株潭产业转移和配套,紧盯珠三角、长三角等国内重要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节能和新能源 汽车 产业基地,配套进行零部件生产。着力延伸智能车库、智能电梯等城市智能装备产业链,力争五年内引进相关项目12个以上。

然而“筑巢引凤”也没有引爆湘阴的资本热潮。记者从高德地图上看,湘阴县位于长沙市北部,路程距离77公里,驾车时间约1小时直达。“由于长沙市的工业化发展路径是向南扩张,再加上长沙市先天的虹吸效应,许多好的高新技术企业更愿意往长沙或者长沙以南交通区位条件更加优越的地方投资发展。”一位政府官员告诉记者。

财政压力

事实上确实如此,位于长沙以南的湘潭县,离长沙距离与湘阴相当,但其经济发展实力,近两年却远超湘阴100多亿元。

根据湘潭县与湘阴县近三年的《国 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至2019年湘潭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404.27亿元、443.6亿元以及485.0亿元;而湘阴县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360.6亿元、331.83亿元以及333.32亿元,三年来两地生产总值分别相差了43.67亿元、111.77亿元以及151.68亿元。

数据显示,湘阴当地的农业生产总值在波动上升。根据《国 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湘阴县完成农林牧渔总产值分别为86.15亿元、83.45亿元以及100.97亿元。

而规模工业企业数量却呈下降趋势,规模工业总产值也呈波动下滑。2017年至2019年湘阴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为159家、130家以及119家,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64.4亿元、275亿元以及288.6亿元。

与此同时,2017年至2019年湘阴县的财政收入虽然在稳步增加,但其税收收入却在波动下滑。数据显示,湘阴县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15亿元、15.75亿元以及17.43亿元,其中税收收入分别为10.1亿元,11.31亿元以及7.2亿元。

而湘阴的财政支出却压力巨大。数据显示,2017年至2019年湘阴县财政一般公共总支出分别为42.8亿元,41.17亿元以及48亿元。

谋求绝处逢生

税收减收的同时,湘阴2020年还面临着巨大的规模工业核查压力。根据政府官网发布的《2020年一季度全县经济运行形势分析预测》显示,规模工业核查带来基数包袱,其中2019年国家对湘阴县菲菲毛巾、海日食品、信达电梯、远大可建4家规模工业企业进行了核查,而国家和省统计局已将这4家企业列为重点监控对象。

预计2020年一季度这4家企业工业总产值不到1亿元,同期基数为13.5亿元(不可修正),同比减少12.5亿元,形成了2020年的基数包袱。根据联网直报平台数据显示,全年将背负60亿元的基数包袱,这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湘阴的工业增长。

而这也倒逼着湘阴不得不选择对新兴产业进行博弈,以谋求新的盈利增长点。

事实上,除了招商引资某世界500强入驻湘阴发展新能源产业外,2020年10月,湘阴正式获批湘江新区新片区,全境纳入《长株潭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长株潭都市区国土空间发展规划》等重要规划范围。

也得益于该县纳入湘江新区新片区的契机,2020年12月18日,湘阴县首次推动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开工。据悉,本次集中签约项目16个,开工项目6个,新签约项目总投资115.9亿元。据了解,此次签约开工的项目涵盖先进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加工及配套、绿色新型新材料等类别,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链项目8个。

“湘阴无论是想发展新能源还是推动产业项目集中开工签约,其实都是政府对新兴产业的一场博弈,能否产生新的盈利增长点仍未可知,真心希望项目都能够顺利落实推进。”一位政府官员如是说。

(编辑:赵毅 校对:翟军)

新能源有哪些项目可以做

6月27日,中电建祥云县鹿鸣乡小营村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开工仪式在鹿鸣乡举行。

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小前,县委书记王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熊冬良,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运华,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文明,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孝祥,中电建新能源集团云南分公司兼大理聚能公司执行董事、副总经理翟宸,中电建(祥云)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喻广平,县政协副主席孙丕宇,县政府党组成员王云飞等领导出席开工仪式。

王远宣布项目开工。

喻广平、熊冬良致辞。

职小前、王远、熊冬良、刘运华、邓文明共同点亮启动球。

王云飞主持开工仪式。

该项目位于鹿鸣乡南侧,总投资约2.79亿元,设计直流侧容量56.46兆瓦,额定容量46.25兆瓦,用地面积1738.25亩,其中,普淜镇折苴么村192.26亩,鹿鸣乡桑木箐村449.21亩、雄里坡村818.68亩。项目采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生产高品质清洁电力能源,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2.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2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约53.36吨、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约26.7吨、烟尘9吨,节能减排效益显著。

中电建祥云县鹿鸣乡小营村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开工,是祥云在巩固和发展新能源光伏产业取得的又一个重大突破,也是祥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彰显了县委、县政府求真务实、勇于担当的精神和全面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提升的决心。

祥云县鹿鸣乡小营村复合型光伏发电项目的启动拉开了中国电建“十四五”期间在云南省、大理州新能源建设的序幕,是推动祥云县光伏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政企双方为落实“双碳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迈出的新能源产业合作的历史性的一步。中电建(祥云)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承诺,在项目建设中,将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程为宗旨,以“建一流工程,创一流质量,树一流品牌”为目标,大力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确保高质量按期完成工程建设。

鹿鸣乡、普淜镇和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项目开发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加开工仪式。

可以做的新能源项目有光伏发电、水力发电、核发电、风力发电等等。

新能源项目是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潮汐能、波浪能等能源的项目。

地热能是从地壳中提取的天然热能。这种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以热的形式存在。正是这种能量导致了火山爆发和地震。使用地热能最简单、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是直接使用这些热源并提取它们的能量。

海洋能源是指附着在海水中的可再生能源。海洋能是海洋中蕴藏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机械能和波浪产生的热能。海洋能源还涉及更广泛的类别,包括海上风能、海面太阳能和海洋生物质能。

新能源发展前景:

1、全球能源改革和能源转型加速。

2、国际新能源产业分工逐步深化。

3、全球新能源行业整合加快,跨国并购增多,国际竞争加剧。

4、国内能源行业的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转变。

5、发展战略、理念的变化深刻影响新能源的利用和发展。

6、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并存。

Tags: [db:tag]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24865号-3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