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经验

11批次雪糕冰棍抽检不合格,食品安全警钟再响

羿祥
羿祥 2024-08-13 【经验】 1459人已围观

摘要在炎炎夏日,雪糕和冰棍成为了人们消暑解渴的必备良品,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省市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2024年上半年(1-7月)共有11批次雪糕冰棍被检出不合格,这一消息无疑给消费者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本文将深入探讨这11批次不合格雪糕冰棍的问题所在,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

在炎炎夏日,雪糕和冰棍成为了人们消暑解渴的必备良品,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省市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2024年上半年(1-7月)共有11批次雪糕冰棍被检出不合格,这一消息无疑给消费者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本文将深入探讨这11批次不合格雪糕冰棍的问题所在,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消费者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消费环境。

不合格原因分析

微生物超标:主要元凶

抽检结果显示,不合格雪糕冰棍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微生物超标上,尤其是大肠菌群超标,大肠菌群作为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指标,其超标往往意味着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存在卫生问题,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过程灭菌不彻底:雪糕冰棍的生产过程中,如果灭菌设备老化、操作不规范或灭菌时间不足,都可能导致微生物残留,进而在后续环节中大量繁殖。

2、仓储及运输条件不当:雪糕冰棍作为冷冻食品,对储存和运输条件有严格要求,如果温度控制不当,如温度过高或波动过大,都会加速微生物的生长,包装破损、密封不严等问题也可能导致外界微生物侵入。

3、生产人员卫生习惯差:生产人员在上厕所后不洗手、穿戴不整洁的工作服等不良卫生习惯,都可能将微生物带入生产环境,进而污染产品。

11批次雪糕冰棍抽检不合格,食品安全警钟再响

质量指标不达标:辅料与工艺问题

除了微生物超标外,部分不合格雪糕冰棍还存在质量指标不达标的问题,如蛋白质含量不足、甜味剂或色素使用过量等,这些问题往往与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控制以及质量监管不严有关,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企业可能使用劣质原料或过量添加辅料;在生产工艺上,如果控制不精确,也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

危害与影响

不合格雪糕冰棍对消费者的危害不容忽视,微生物超标可能导致消费者出现腹泻、呕吐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而质量指标不达标的产品,则可能影响消费者的营养摄入和健康水平,这些不合格产品的存在还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秩序,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改进措施与建议

加强生产监管

针对雪糕冰棍生产过程中的问题,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生产企业的日常监管和抽检力度,要督促企业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确保生产过程符合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要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依法处罚。

提升技术水平

生产企业应加大技术投入,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测仪器,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和产品质量控制能力,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水平,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卫生标准和操作规范。

强化供应链管理

雪糕冰棍的供应链涉及原料采购、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等多个环节,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和评估,确保原料质量可靠;在仓储和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湿度等条件,防止产品变质和微生物污染。

增强消费者意识

消费者作为食品安全的最终受益者,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购买雪糕冰棍等冷冻饮品时,应选择正规渠道和知名品牌的产品;注意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配料表等信息;在食用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或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保留相关证据以便维权。

11批次雪糕冰棍抽检不合格事件再次提醒我们,食品安全无小事,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给消费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监管部门、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维护食品市场的安全稳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享受到更加健康、美味的雪糕冰棍带来的清凉与惬意。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24865号-3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