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科普 - 正文科普

2022欧洲新能源车(2022欧洲新能源车)

冠潮
冠潮 2024-03-14 【科普】 676人已围观

摘要[db:Intro]

除了国内新能源销量比较重要之外,海外市场的需求也值得大家关注,近日,欧洲1月新能源车销量榜单新鲜出炉,从整体数据来看,1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15.8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下降61.6%,占整个欧洲汽车市场的17%,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新能源车补贴从2023年正式退坡,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新能源车销量前十的表现。

NO.10 起亚Niro

总销量:2905辆

排在销量榜第十的是起亚的Niro,BEV和PHEV车型在1月欧洲地区合计交付2905辆新车,相比起亚在国内的表现,欧洲地区和北美地区均对起亚的车型更为青睐。去年国内就曝光了关于起亚Niro的相关信息,与本田CR-V保持相同定位,新车在进入国内后将命名为“极睿”,动力方面依然会保持油电混动、插电混动和纯电动三款动力。

NO.9 福特Kuga PHEV

总销量:3056辆

福特Kuga PHEV在2月份中实现了3056辆的新车交付,定位美系紧凑级SUV的福特Kuga PHEV凭借着更加实用的SUV定位以及高性价比的配置表现深得欧洲消费者的青睐,同时PHEV动力系统提供之后为其带来了兼顾性能与经济性的整体表现,对于一些仍有里程焦虑的消费者而言,PHEV车型在日益严苛的欧洲法规下变得更受欢迎。

NO.8 斯柯达Enyaq

总销量:3229辆

排在第八名的是斯柯达Enyaq,在1月中实现了3229辆的交付成绩,新车从外观看加入了更多棱角分明的硬朗设计,让整体更具动感特征,车内标配有中控大屏,足够丰富的配置表现提升了车内的科技感。作为斯柯达家族的首款纯电SUV,基于大众MEB架构打造,未来有望引入国内。

NO.7 菲亚特500e

总销量:3258辆

作为一台意大利国民品牌菲亚特打造的500e车型,具有身材精干的特点,更多圆润线条和型面的使用让这辆车看上去更显呆萌,短小的车身能让它在欧洲部分百年街道上穿梭更显灵活,进入电气化时代后,菲亚特500e在配置上也进一步丰富,同时其定价足够低廉,说它是欧洲版的“宏光MINI EV”也不为过。

NO.6 大众ID.4

总销量:3338辆

大众ID.4在欧洲地区1月份的销量成绩为3338辆,虽然相较于燃油车阵营,这个数字还不能看,但这也代表着大众推动电动化转型的重要一步,新车从外观上看使用了更多圆润的线条走向,相比大众燃油车家族过于商务范儿的设计更为动感,车内的智能化配置与辅助驾驶系统均配备齐全,引入国内后其销量也逐步提升。

NO.5 大众ID.3

总销量:3370辆

相比大众ID.4的SUV定位,与高尔夫较为相似的大众ID.3在1月的销售中更为领先,取得了3370辆的成绩,新车加入了精致的LED大灯组,并搭配了贯穿式前包围设计,两侧的C型导流槽依然搭载,整个前脸看上去更显精致,车内同样注重科技感的营造,极简风格的运用让车内更显大气智能。

NO.4 奥迪Q4 e-tron

总销量:3566辆

奥迪Q4 e-tron在1月的排名出现了快速提升,3566辆的成绩帮助它从第八位跃升至第四,成为大众集团MEB平台在欧洲最为畅销的车型。从外观上来看,整车处处透露出奥迪对于未来汽车发展的理解,前脸的半封闭前格栅拥有纹格精致的内部结构,配上更多锋利的线条组合,让其也保持了足够的运动感。

NO.3 达契亚Spring

总销量:4239辆

虽然刚开始听到达契亚这个车名时,很多朋友都表示不认识,但其在欧洲拥有不错的知名度,1月更是实现了4239辆的销售表现,不过你一定不会想到,位列三家的达契亚Spring却是诞生在中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车企——易捷特新能源汽车,登陆欧洲市场后,达契亚Spring便因身材小巧和价格低廉迅速变成为了欧洲市场的宠儿。

NO.2 沃尔沃XC40

总销量:5876辆

沃尔沃XC40在1月销量为5876辆,其中大部分销量来源于EV车型,共计实现3219辆交付,首次登上了销量榜亚军的位置,从销售市场来看,英国、比利时和瑞典的销量居前,在沃尔沃XC40为集团奠定好基础后,今年下半年沃尔沃将推出备受期待的EX90,届时沃尔沃在欧洲的市场份额还可能会有进一步提升。

NO.1 特斯拉Model Y

总销量:7626辆

得益于德国工厂产能的提升和近期大幅度的降价促销,特斯拉Model Y在欧洲1月的销售中取得了7626辆的成绩,并夺得冠军,从销售市场来看,德国是Model Y的主要销售地,4108辆的表现占据了总销量的54%,看来德国朋友也更青睐降价促销这事儿。不过对于特斯拉而言,后期如何丰富产品结构会成为棘手的问题。

总结:

从1月欧洲的销量数据来看,进行降价促销的车型更容易取得销量的增长,除了大众、奥迪、沃尔沃这些传统玩家之外,中国新能源车势力在欧洲也逐步扩大,当前国内许多品牌也有着出海的图谋,预计未来欧洲市场的竞争也将更为激烈。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之养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对新能源车的优惠扶植政策果不其然落地了,今年购置被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各类车辆继续免征购置税,在上海一隅,还会对个人消费者今年6月底前置换购买纯电动汽车给予每辆车1万元财政补贴。

作为支柱产业,新能源汽车是近两年最亮眼的增长点,特别是在2022年的爆发让所有人看到了增速回归的希望。或许,有无数人想象过,在解封之后应该干什么事情,比如把该补的牙齿补了,把该做的身体检查做了,把该换的家电换了,把该买的新车买了,大家都在渴求着让生活向着自己理想中的美好前进,城市又何尝不是因为大家的走走停停,吃吃逛逛,才重新拥有了烟火气呢?

理想L9 放大版的“车和家”理念

带着“500万以内最好的家用SUV”这样一个噱头,理想L9很无辜地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当然,理想品牌的营销理念和方式方法就不做什么阐述了,褒贬不一,我还是想聊聊这款车,它可能是2022年上市的新能源车中最没有特色但也是最全面的座驾。

一般来说,对一款均衡全面且实力强劲的产品,大家会送上“六边形战士”这样的尊称,理想L9其实也算是一个“准六边形”产物

与此前的品牌产品一样,理想L9还是找的家庭出行路线,说句俏皮话,它是在用打造买菜车的思维去打造一款家用顶级大型SUV,买菜车的特性就是均衡,从颜值到空间,从性能到油耗,全部都刚刚好。

其实有时候我在想,它算不算李想“小而美”造车思路的延展,最终依附于“车和家”这个纯粹的理念,“小而美”是定位在城市的短途通勤车辆,车是家里的一个房间,是以家为中心的距离延伸,那么理想品牌推出的所有产品,以及现在的理想L9,其实也是如此,只是,它把家里这个房间做得更大,把距离延伸得更远。

所以,理想L9有霸气的造型,有宽敞的空间,以及尽量在这个空间里填充更多的实用性,可油可电让长途出行也能告别焦虑,但你如果说有啥能够给你留下深刻且特别的印象呢,好像也没有。

没有短板,也没有长板,它就像是一个完美的木桶,用最合适的方式装进去了最多的水,对于有多人出行需求的家庭来说,理想L9是2023年唯一的版本答案,当然,前提是你得有块牌照。

五菱宏光MINIEV敞篷版,想带年轻人去吹吹风

早些年,五菱宏光MINI EV让年轻人毫不费力地完成拥有一台代步车的目标,五菱宏光MINI EV 敞篷版则是让年轻人用最低的成本拥有一台敞篷车,本身花里胡哨、萌态十足的五菱宏光MINI EV在路上回头率就挺高,再加上拉风的敞篷设计之后,它就是城市街头最靓丽的风景线。

比它好看的,没有敞篷,带敞篷的,没它便宜,这或许也是一种差异化竞争?

严格地说,五菱宏光MINIEV敞篷版算是GAMEBOY版的衍生车,除了这个敞篷之外,别的设计元素基本一致,前脸有点亮之后辨识度很高的车标,全新设计的保险杠采用镂空设计的银灰色饰板,带有点未来感,再配上个全新设计的轮毂盖板,最好看的状态,那自然是敞篷开启的时候啦。

当然了,在尺寸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装上一个敞篷自然有得有失,后排基本上就都奉献给了这套车篷机构,储物只能靠座椅后方的拉链储物格,但为了这个10秒内能开启的敞篷一切都是值得的,手动解锁车篷锁止机构,然后长按位于阅读灯位置的车篷开合按键,一个美妙的体验就此开启。

只能说,五菱宏光真的很懂年轻人,即便特斯拉再怎么降价,整个新能源车市鸡飞狗跳,五菱宏光MINI EV也内心毫无波澜,除非马斯克能鼓捣出一台5万元的超级迷你版的特斯拉出来,定价就是它永远的护城河。

或许它一早就明白,用户真正需要的,就是极致的性价比,而它早早地就在这儿做好了布局,不走寻常路就是它的成功秘籍。

smart精灵#1,我先起跑,你们接着卷

不走寻常路的还有smart精灵#1。

或许很多人都完全没有想到,smart精灵#1这个smart电气化转型之后的首款车型会是这副模样,基于SEA浩瀚平台打造,定位为一款纯电动小型SUV,感官则直接从“中杯”升级成了“超大杯”,在功能上也更加完善,采用后置电机+后轮驱动的它还拥有最大功率272马力,峰值扭矩343N·m的输出,百公里加速6.7s,这完全不是曾经的那台smart,只是,为何要给心中的smart设一个边界呢?

smart也可以更实用,更有性价比,smart精灵#1依然具备仪式感,也能体现出smart车主的生活态度,我觉得吧,所有的变化对于主机厂来说,都是一次高风险的事儿,毕竟一个新产品推向市场,即便前期调研再怎么详细,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唯一的胜算,或者说尽量能够提升成功概率的方法,就是在用户的刚需上面做文章,把钱用在最关键的地方,让用户得到最实在的利益。

一切,都得是用户需要,这样才能真正拥有市场。

大刀阔斧的改变反馈到销量上,表现相当不错,根据smart品牌所发布的2023年1月交付数据,smart精灵#1在华成功交付了3170辆,从去年9月开始算,它的交付量已经达到了12382辆,相当可观。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smart精灵#1还有一个后手,它相对于其他的新能源车,可以更加顺利地开拓海外市场,毕竟smart的logo在欧洲市场有广泛认可度,并且有成熟的渠道网络,去年10月新车已经在欧洲重点国家,包括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开启预售,目前已经有近2000台smart精灵#1小批量运送到欧洲,第一季度会从德国开始规模交付,伴随着制造产能爬坡,smart会开启大批量欧洲发运计划。

左手在极致的国内市场内卷,通过快速的迭代和竞争去打磨产品线,右手则可以依托天生的优势,抢在国内品牌充分发力之前,率先占据海外市场更大的份额。

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特别是针对海外市场这个相对不那么卷的市场,smart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可以成为连接中国先进制造业和欧美消费市场的桥梁,填补空缺。

这是一件非常有挑战性的事业,也是利润相当丰厚的事业,如果真能抓住的话,这无异于一张长期饭票,跨过去就是大罗金仙,跨不过去就则小富即安。

当然了,目前考虑出海和已经出海的中国主机厂有不少,smart不是第一个,但我相信它必然会在第一梯队拥有一席之地。

写在最后

总有意难平,商业总有胜负和输赢,产品也会有高下,但优质的产品必然会收获无数的正向反馈,也有无数的消费者去投下赞成票。

新能源赛道的船票可能已经不多了,谁都可能会成为明日之星,也可能曾经闪耀的爆款会成为不甘心的昨日黄花,这就是商业竞争的残酷之处。但没办法,不扩张的资本是没有未来的,不拼搏的产业是没有活路的,不努力的主机厂是会被淘汰的,看清大势,看清自己,准确地找到最适合的盈利赛道,才能够将积累的优势爆发。

虾有虾路,蟹有蟹路,除了我罗列的这三个主机厂,这三个产品,也有许多新能源品牌已经做出了最适合的选择,更值得庆幸的是,无论是内燃机还是新能源,这条赛道都足够宽广,足够承载更多的参与者,大家都会有光明的未来。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叫兽Pr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Tags: [db:tag]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24865号-3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