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经验

吉利汽车新能源政策(吉利汽车新能源政策)

淳和
淳和 2024-03-23 【经验】 347人已围观

摘要[db:Intro]

7月6日晚,吉利汽车发布了6月销量快报。数据显示,6月吉利汽车销量为11.01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1%,其中国内市场总销量为10.6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5%,如此稳定的销量表现,在中国品牌中并不多见。

其中,氢云链最关心的当然是新能源与电气化车型,6月销量达到了8750辆,环比增长约43%,表现非常突出。当然,以吉利目前在燃油车上的成绩来看,这个表现肯定是不尽人意的。

首先说说吉利的新能源车布局,是以插电混动车型为主,例如旗舰SUV星越,旗舰轿车博瑞乃至嘉际,都有插电混动版本。但纯电动车型较少,只有帝豪EV和帝豪GSe等,跟自身庞大的车型布局相比,是不是显得有些可怜?

而跟吉利的新能源车布局相反的是,我国的电动车销量是以纯电动为主,插电混动车型为辅,大概是八二定律,这就有点尴尬了。

眼见如此,吉利也成立了一个全新的几何品牌,主打纯电动车市场,首款车型几何A也是备受好评,氢云链也认为这是一款精品国产电动车,应该会有不错的销量。但结果并不如意,几何A上市后的销量比较平淡,尤其是跟同期发布的广汽新能源Aion?S相比,显得有些落寞。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几何A销量不好,官方似乎没有任何应对之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停下了发布新车的步伐,第二款车型几何C还要等到本月才能上市。而隔壁家的广汽新能源,在Aion?S之后已经又上市了两款新车,分别是Aion?LX和Aion?V,且不说销量如何,至少充实了产品矩阵,也能让更多消费者认识了这个品牌,而被寄予厚望的几何品牌却如此低调,完全不像吉利汽车的风格。

但就以目前的电气化车型来说,吉利汽车的布局是最广的,在熟悉的纯电动和插电混动车型之外,还有48V轻混和油电混动系统,这在中国品牌中无车企能出其右,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希望吉利的电气化车型销量会越来越好。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吉利新能源知耻而后勇 财报立范今年要卖66万辆|汽势原创

易车讯 近日,吉利控股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对话视频中透露了,对于2023年新能源技术、产品以及规划相关的内容。重点为将发布新能源产品系列,包括了一款中大型SUV车型。

吉利年后将发布新的产品序列,该系列只做新能源车型,包括了一款中大型SUV,同时有纯电/插混/增程多种动力选择。新系列会用全新的设计语言、智能配置,在运营方面会强调用户直连。在2023年,吉利将会有一系列搭载雷神超混动的车型推向市场。

雷神混动今年会推出针对混动和增程车型的专用发动机,最高热效率超过44%,高性能混动车型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会提升至150kW。

从之前透露的产品图来看,这款车还是非常有料的。它的格栅将配备一块大屏幕,屏幕可以显示车辆的状态、充电信息以及一些自定义的动画效果、表情等等,有点像苹果手机最新的“灵动岛”设计,目前车市中还没有类似的配置出现,并有望搭载于新车型上。

2022年,吉利汽车全年累计销量达1,432,988辆,连续第六年突破百万,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328,727辆,同比显著增长。不过面对国内新能源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高速演变,吉利新能源仍是公司需要大力投入和改进的业务板块。

易车超级评测体系重磅上线!专业、硬核、全面的汽车评测内容云集,易车年度车型榜单新鲜出炉!上易车App搜索“超级评测”,等你来看!

汽势Auto-First|柴小娜

3月21日,吉利汽车发布2022年财报。营收大涨、毛利下滑、单车破10万、净利53亿元、单车毛利增至1.75万元,全年累计销量143万辆。

整体来看,营收净利双增,是一份稳健上扬的成绩单。

然而,行业竞争加剧、与领头羊特斯拉和比亚迪相比,吉利新能源掉队同样显著,转型迫在眉睫,“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境况更是一种难熬的市场考验。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在业绩会上强调,短期来看,在新能源市场上占有率的提升,是吉利汽车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聚焦财报数据和吉利新能源转型,看看2023年,吉利如何填新能源的“坑”。

开始划重点:

1、高管团队集体自省和反思;

2、2023年卖掉66万辆新能源汽车;

3、未来四个季度推10款全新新能源车型;

4、极氪亏钱最多,须加紧上市;

5、新品牌新系列新渠道,做到战略清晰,分工明确;

吉利在财报会中,公开自省、反思掉队新能源的态度,这一点极为少见,且几乎每个高管都表达了对过去的复盘或者思考,特斯拉和比亚迪是重点提及的友商。

吉利控股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桂生悦对于掉队的反思言辞恳切,他说:“在新能源车发展的道路上,被我们最优秀的同行拉开了距离;我们的股价从最高时候36港元,掉到今天收市的9.5港元,差距不可谓不大。”

2023年,吉利定下了165万辆的销量目标,较2022年总销量增加约15%。我们将165万辆目标做个分解,新能源汽车目标占比40%,即2023年要卖掉66万辆新能源汽车。其中,领克、睿蓝目标是销量增长15%,极氪目标完成14万辆交付量。

这意味着今年将不断有新产品上市。为此,吉利品牌将推出4款新能源产品、领克品牌将推出2款新能源产品、极氪品牌将推出2款全新产品、睿蓝汽车将推出1款换电纯电车型。

吉利汽车方面透露,2023 年内,吉利品牌旗下银河系列计划发布紧凑型插混 SUV 车型 L7、插混轿车 L6、纯电轿车 E8,两年内推出 7 款全新车型。领克汽车在推出中型插混 SUV 车型领克 08 后,还将推出一款中型插混轿车。

吉利方面在业绩会上介绍,在未来4个季度,将有10款全新车型陆续投放市场。

根据财报披露,吉利的单车销售收入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极氪、睿蓝等新能源品牌的高端化尝试。其中,极氪旗下首款车型极氪001平均订单金额为33.6万元,极氪009的平均订单金额高达52.7万元。

的确,相较特斯拉和比亚迪,目前的吉利处于掉队状态,吉利方面表示,首先从组织架构上进行变革,在销售领域,吉利品牌分成三大事业部,一个是吉星事业部,第二个是几何事业部,还有一个是银河事业部。

其中,吉星事业部聚焦燃油车市场,新能源转型主要集中在在银河上。吉利集团给与了银河系列全新的标识、全新的三电技术、全新的智能化以及全新的渠道建设。

领克的新能源转型同样激进。据吉利汽车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淦家阅透露,领克品牌在燃油车这一块不再做研发投入了,将会全面进行NEV的投入。

领克产品矩阵包括即将推出搭载Lynk E-Motive领克智能电混的全新新能源中型SUV领克08;在售产品领克01、05、06、09将实现全面EM-P化,加速实现全系电气化。

整体来看,2023年,吉利将继续加大新能源转型力度,预计全年资本开支将达到140亿元。

在汽势Auto-First看来,吉利的新能源销量主要依赖极氪、几何两大纯电品牌,领克与吉利等主力品牌并未发力。由于新能源转型不力,盈利能力下滑以及极氪在初期的投入压力,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中的两家,标普与穆迪均已下调了吉利的评级展望。

不难看出,极氪品牌被寄予厚望,财报会议还透露了很多关键信息。

首先,极氪亏了很多钱。吉利的财报显示,极氪在2022年亏损约20亿元。

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介绍,极氪在2022年录入20.3亿元亏损,以吉利汽车(00175.HK)来计算,有13.6亿元的亏损纳入净利润。

其次,极氪正加紧择机上市。安聪慧表示,后续如果市场窗口时机合适,将择机进行公开递交并努力完成上市。据吉利汽车此前公告,今年2月,极氪宣布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130亿美元。

对于如何极氪如何不再亏损赚到钱,安聪慧介绍,极氪009使用了一体化压铸,吨位、产品体积都比特斯拉要大,今后一体化压铸将全面应用于其他车型,目前正在验证阶段,这将进一步降低极氪的成本。

另外两个好消息,一是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将首次搭载在极氪009,续航进一步提升;另外一个是碳酸锂价格截至3月20日已突破30万元/吨,与高峰期相比接近腰斩,这意味着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毛利。

安聪慧表示,碳酸锂每降低1万块钱,对极氪的贡献就是575元,毛利的贡献就0.2%。

因此,吉利财报的数据,不仅有增长、亏损、压力,也有底气和希望。

桂生悦表示,特斯拉和比亚迪在新能源车领域耕耘了很多年,并在去年实现了巨大利润,这体现出了汽车业最根本的发展规律,即规模才能产生利润。如果缺乏规模,一定前景堪忧。

他认为,像吉利这样的企业,慢慢会在规模上体现出巨大优势,例如沃尔沃、极星、路特斯、smart、集度汽车等在共用平台的基础上,最终将达到真正的规模效益,只是这一优势还未体现出来,这也是吉利“有信心迎头赶上的底气所在”。

极氪科技CEO安聪慧也表示“今年会有多个品牌和车型使用浩瀚架构,这样的话整个规模化的效应将会形成,这对我们的成本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吉利连续5年成为自主品牌第一之后,在2022年丢掉了自主品牌销冠的位置。事实上,盈利承压、多品牌跟进的吉利,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卷无可卷的新能源车市暗流涌动,需要加鞭,全力ALL IN,晚一步,错一步都不行。(部分来自网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势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Tags: [db:tag]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24865号-3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