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验 - 正文经验

2021新能源企业数量(12月15日晚间沪深上市公司重大事项公告最新快递)

帅坊
帅坊 2024-02-18 【经验】 973人已围观

摘要[db:Intro]

公告早知道

品大事

芯源微:将发布最新的前道浸没式高产能涂胶显影机

芯源微(688037)公告,公司定于12月17日上午10:30召开浸没式高产能涂胶显影机新品发布会,本次发布的产品为公司最新的前道浸没式高产能涂胶显影机。该机型采用公司独创的对称分布高产能架构,满配36Spin处理单元,搭载公司自主研发的双向同步取放机械手,可大幅提升整机的机械传送产能和传送精度,能够匹配全球主流光刻机联机生产。

福能东方:子公司与耀能新能源累计签署5.95亿元设备合同

福能东方(300173)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超业精密与耀能新能源(赣州)有限公司于3月至11月累计签署日常经营合同总金额达到5.95亿元,订单累计金额超过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的50%。超业精密主营锂电池中后段及整线设备,该合同顺利履行有利于公司在锂电设备业务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预计将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东方电热:拟不低于20亿元投建高端锂电池外壳用预镀镍钢带项目

东方电热(300217)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东方九天拟在泰兴黄桥经济开发区建设高端锂电池外壳用预镀镍钢带项目,并与江苏泰兴黄桥经开区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书》。黄桥经开区计划在江苏泰兴黄桥经济开发区内出让给东方九天约120亩土地作为项目建设用地,东方九天计划总投资不低于20亿元。

茂化实华:公司没有氢燃料电池供氢装置

茂化实华(000637)披露股票交易异动公告,近期有媒体披露: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在茂名石化建成投产,产出并向市场供应纯度为99.999%的高纯度氢,年供氢能力为2100吨。公司声明:茂名石化与公司不是同一法人单位,茂名石化是公司第二大股东;公司没有氢燃料电池供氢装置。另外,公司目前没有生产茂金属聚丙烯。

国轩高科:拟泰国设合资公司建设动力锂离子电池Pack基地

国轩高科(002074)12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新加坡国轩和和Nuovo拟在泰国共同出资设立一家合资公司,建设动力锂离子电池Pack基地。合资公司初始注册资本为3亿泰铢(按汇率换算应为6006万元人民币),其中,新加坡国轩占合资公司49%的股权,Nuovo占合资公司51%的股权。该合资公司总投资金额预计为6亿泰铢(按汇率换算应为1.2亿元人民币)。PTT集团系泰国国家能源集团公司,Nuovo公司是PTT集团绿色能源开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主要公司。

高新兴:5GTCAM产品取得EUeCall证书

从高新兴(300098)获悉,公司5GTCAM产品GT570成功取得EUeCall证书,标志着已符合欧盟eCall法规要求。高新兴表示,公司已打造了包括5G+V2X车规级模组、V2X平台、车载终端、路侧设备在内的全栈式车联网解决方案,将抓紧当前扩大内需发展的关键机会,为推动5G智能网联汽车的商用铺平道路。

深圳能源与华为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12月12日,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能源”)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在深圳签署全面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秉承平等尊重、开放公平、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持续技术创新,在能源和电力领域、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围绕智能风光、智慧电厂、数字化转型、企业管理及文化等开展全方位合作。

海南矿业: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一期)开工建设

海南矿业(601969)12月15日晚间公告,电池级氢氧化锂项目(一期)开工建设,项目拟建设一条2万吨/年单水氢氧化锂生产线、仓库及配套公用设施,总投资10.56亿元,建设周期为15-18个月。

皇氏集团收购光伏电站开发EPC公司中石能

皇氏集团(002329)控股子公司皇氏农光近日完成收购陕西中石能电力设计集团有限公司99%股权。中石能系华能新能源公司广东分公司来宾市兴宾区屋顶分布式光伏一期项目EPC框架协议预中标企业。相关人士向e公司记者透露,该公司目前已经中标及储备的光伏电站EPC项目资源合计约1.3GW。

深圳新星:六氟磷酸锂一期、二期产能已投产目前处于满产状态

深圳新星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六氟磷酸锂一期、二期3,800吨产能已投产,目前处于满产状态。三期待6F市场价格企稳后再投产。PVDF项目在进行非化工厂房建设、办理安评和能评手续。公司规划在子公司洛阳新星建设年产10万吨电池铝箔坯料项目。

钒钛股份:钒电池是大型长时储能方面较为理想的产品预计未来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钒钛股份(000629)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随着新能源发电入围规模的提升,将提升对大型长时储能的需求。钒电池是大型长时储能方面较为理想的产品,从目前有关储能政策发布和市场项目情况看,预计未来市场需求空间较大,公司会加强与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合作,共同在该领域进行探索和布局。

金发科技:目前防疫产品订单非常充足已加大力度生产确保供应

金发科技(600143)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的医疗健康板块产品已形成一体化全产业链生产模式,产品覆盖专业医疗、工业防护、个人防护三大领域,国内外认证资质齐全,目前公司熔喷料、熔喷布、口罩、防护服等防疫产品订单非常充足,近期受市场旺盛需求影响,部分产品出现短暂供不应求的情况,公司已加大力度进行生产,确保市场供应。

签大单

逸豪新材:与上海恒越签订阴极铜采购合同

逸豪新材(301176)公告,为满足公司扩大的经营规模,主要原材料阴极铜的采购数量相应增加。公司与上海恒越贸易有限公司签订了阴极铜采购合作协议书,采购量按实际订单计算,有效期为三年。2021年12月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与上海恒越已累计签署采购订单金额合计为9.51亿元(含税),占公司2021年度经审计总资产的62.52%。

中国中铁:近期中标重大项目589.3亿元

中国中铁(601390)公告,近期中标重大项目589.3亿元,约占本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2021年营业收入的5.51%。

上海沿浦:中标5.87亿元金鹰重工铁路专用集装箱物料项目

上海沿浦(605128)公告,中标金鹰重工的铁路专用集装箱物料项目。项目名称RVWZ2022-290集装箱打包物料,中标金额5.87亿元,项目要求2023年6月达到交付状态。

博实股份:签订4335万元销售合同

博实股份(002698)公告,近日,公司收到与宁夏晶体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签订的商务合同,合同合计金额为4335万元,合同标的为(多晶硅)自动包装线(含嵌入式软件)、(多晶硅)自动装箱线(含嵌入式软件)。

粤水电:联合中标7.59亿元安全系统提升工程

粤水电(002060)公告,公司与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市水务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为联合体主办方,其他为成员方)为“南沙区龙穴岛围防洪(潮)安全系统提升工程(南段)勘察设计施工总承包〔JG2022-17234-002〕”的中标单位,中标价7.59亿元。

宜通世纪:中标5.38亿元中移铁通采购项目

宜通世纪(300310)公告,公司中标“中移铁通有限公司2023年综合业务支撑服务集中采购项目”部分标包,服务内容为中移铁通提供综合业务支撑服务,包括维护类业务服务、营销类业务服务、政企类业务服务和工程类业务服务,合计中选金额5.38亿元。

数字政通:中标北京市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项目

数字政通(300075)公告,公司于近日收到中标通知,通过公开招标中标北京市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项目,中标金额3238.96万元。

增减持

力诺特玻:复星惟实及复星惟盈拟减持公司不超6%股份

力诺特玻(301188)公告,公司股东复星惟实及其一致行动人复星惟盈拟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394.4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6%。

能辉科技:股东拟合计减持公司不超2%股份

能辉科技(301046)公告,公司股东济南晟兴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济南晟泽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计划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99.58万股(合计占公司总股本的2%)。

宇信科技:控股股东拟减持公司不超2%股份

宇信科技(300674)公告,公司控股股东珠海宇琴鸿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因自身资金需求,计划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422.18万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2%)。

城投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城投控股(600649)12月15日晚间公告,持股6.35%的股东弘毅(上海)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拟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再融资

宁德时代:成功发行2022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

宁德时代(300750)公告,12月12日-2022年12月13日,公司成功发行了2022年度第一期绿色中期票据,发行总额为50亿元,募集资金已于12月14日到账。

TCL科技披露定增报告书:中信证券获配9.6亿元

TCL科技(000100)12月15日晚间披露定增报告书,获得配售认购对象19家,获得配售的金额为95.97亿元,发行价格为3.42元/股。中信证券获配9.6亿元。

必创科技:拟发行不超2.95亿元可转债用于开发多维度光谱分析系统

必创科技(300667)12月15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95亿元,用于多维度光谱分析系统及系列产品的开发与产业化项目、高性能光学隔振设备生产项目、智能温振传感器系列化研制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量

——预见2023:《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主要有上汽集团(600104.SH)、蔚来-SW(09866.HK)、理想汽车(02015.HK)、小鹏汽车(09868.HK)、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等

本文核心数据:产销规模、竞争格局、渗透率

定义

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行业是指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活动的企业集合。

新能源汽车按照能源供给和应用领域,有两种分类方式,具体如下:

2、产业链剖析:大型企业已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供应;中游是指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按照用途可划分为乘用车、商用车等;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等应用领域。

从新能源汽车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参与企业来看,上游企业包含赣锋锂业、华友钴业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宁德时代、大洋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游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主要有比亚迪、上汽集团等国产企业以及特斯拉、宝马等外资厂商;而下游主要有国家电网、上汽通用等新能源汽车充电及后市场服务商。大型企业如比亚迪等,已经实现后向一体化布局。

行业发展历程

“八五”期间,政府开始组织相关部门展开了对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随后电动汽车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历经了一系列策划之后,201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从试点到全面,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历经转型阶段,由“政策导向性市场”逐渐向“市场导向性市场”转型。

行业政策背景

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政策规划涉及购置补贴政策、节能减排政策、电池充电桩配套产业政策等,部分汇总如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0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便利性显著提高。

产业发展现状

1、新能源汽车供需水平较为平衡

受益于政策的优惠,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2014年开始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上升;随后2016、2017年受到骗补事件及补贴倒退的影响,产销量增速放缓。至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敲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将在2020年基础上再退坡20%。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021年新能源汽车的产量爆发式增长,主要是因为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呈现出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发展局面,2022年新能源汽车不再享受补贴政策也是企业在2021年加大生产力度的原因之一。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式增长,达到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6%。2012-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28万辆到2021年的352.1万辆,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可以看出我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消费需求逐年攀升。

2012-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呈现波动性,范围在95%-103%之间,在合理的范围内小幅波动,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供需较为平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率为99%。

2、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大幅增加

2017-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口规模呈扩大趋势。2021年全年进口新能源汽车14.37万辆,同比上升10.03%。

注:海关总署的新能源汽车统计口径包括混合动力客车(10座及以上)、纯电动客车(10座及以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以及纯电动乘用车。

2017-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0年全年出口新能源汽车22.29万辆,同比下降12.5%;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及出口金额都大幅上升,总计出口量55.46万辆,同比增长148.8%,在出口金额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金额为108.58亿美元,同比增长236%。

2017-2020年,我国新能源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处于贸易逆差状态。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额首次大于进口额,由贸易逆差转为顺差。

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速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步发展,2014年我国开始出现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由此也开启我国新能源汽车元年。2015年全国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增长年,在2015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整体汽车行业里的占比首次突破1%关卡,我国也在这一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国汽车总销量比例)达到13.4%,较2020年大幅上升。

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根据企查猫查询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注册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省。其次为江苏、山东等沿海省市;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数量亦较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数据截至2022年9月14日。

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的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不乏广汽集团(601238.SH)、比亚迪(002594.SZ)、小鹏汽车(09868.HK)等龙头企业。江苏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上市企业数量亦较多,有亚星客车(600213.SH)等上市企业,安徽省有蔚来-SW(09866.HK)、江淮汽车(600418.SH)、安凯客车(000868.SZ)、汉马科技(600375.SH)等上市企业。

注:颜色越深代表企业数量越多。

2、企业竞争格局

依据乘联会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乘用车零售销量排名第一位的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到58.4万辆;其次是上汽通用五菱,实现零售销量43.11万辆;排名第三的是特斯拉中国,实现零售销量32.07万辆,其他企业排名如下: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退坡,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新能源政策补贴退市,市场进入转型阶段,未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367.7万辆

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量367.7万辆,比上年增长152.5%,结束了连续三年的负增长。预计2022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将达2750万辆,同比增长5.4%,乘用车涨幅将达到8%,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涨,有望至500万

Tags: [db:tag]

最近发表

icp沪ICP备2023024865号-31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

目录[+]